議的说文解字解释
議
yì言部 部 20画 U+8B70
大徐本
卷别卷三上反切宜寄切頁碼第70頁,第5字續丁孫
𧭖
異體議
語也。从言義聲。
附注段玉裁本據《韻會》尚有「一曰謀也」。又注:「當云从言、義,義亦聲。」沈濤古本考:「《御覽》五百九十五《文部》引作『議,語也』,又曰『論難也』。是古本尚有『一曰論難也』五字,今奪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议,讨论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义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言、義聲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言」為義符,表示與言語有關的動作;從「義」為聲符,應該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義」字本義為「己之威儀也」,不過,文獻中「義」字多為合宜之事、正理、法則等意義,此義與「議」之「討論、商量」義關係密切,討論、商量必需合宜,追求正理,故「議」從「義」聲當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燕王言戈(金)戰國晚期

說文‧言部

睡虎地簡12.39(隸)秦

春秋事語37(隸)西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語也。从言義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