犧的说文解字解释
犧
xī牛部 部 20画 U+72A7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三反切許移反頁碼第121頁,第1行,第1字述
宗廟之牲也。從牛羲聲。賈侍中說,此非古字。
段注本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羈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09頁,第3字許惟賢第92頁,第10字
宗廟之牲也。
段注《魯頌》。享以騂犧。《毛傳》。犧,純也。《曲禮》。天子以犧牛。鄭云:犧,純毛也。牧人。祭祀共其犧牲。鄭云:犧牲,毛羽完具也。僞孔注《微子》云:色純曰犧。體完曰牷。杜注《左傳》又云:牷,純色完全也。說犧皆與許異。
从牛。羲聲。
段注許羈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賈侍中說:
段注他皆偁名。獨賈逵偁官者,尊其師也。
此非古字。
段注《魯頌・毛傳》曰:犧尊有沙羽飾也。《明堂位》注曰:犧尊以沙羽爲畫飾。鄭注。荅張逸曰:刻畫鳳皇之象於尊。其形娑娑然。故曰沙。按沙娑羲古音三字同在十七部。犧牲,犧尊,葢本衹假羲爲之。漢人乃加牛旁。故賈云非古字。許廁諸部末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讀我。《周禮•地官》「義舞」實「䍿舞」[一],鄭注。「犧尊,刻鳳䍿」是也。[二]
犧从義聲,羲从義聲,義从我聲。我在歌部,故犧亦得讀沙,犧尊即沙尊。《周禮•地官》之「義舞」即「䍿舞」,蓋義即羲,鄭注「犧尊,刻鳳䍿」是也。鳳皇之皇正當作䍿。
[犧]从義聲,羲从義聲,義从我聲,我在歌韻。故義亦得讀沙,犧尊即沙尊。鄭注:犧尊即鳳䍿。䍿舞=義舞,[一] 《周禮•地官•舞師》:「教皇舞」,鄭司農注:「皇舞,蒙羽舞。書或為䍿,或為義。」[二]《周禮•春官•司尊彝》:「春祠夏禴,祼用雞彝,鳥彝……其朝踐用兩獻尊,其再獻用兩象尊,「鄭玄注:「雞彝、鳥彝謂刻而畫之為雞鳳皇之形……獻讀為犧,犧尊飾以翡翠,象尊以象鳳皇」。
白话解释
牺,宗廟祭祀用的之牲畜。字形采用“牛”作边旁,“羲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牛、義聲。「牛」為動物名,引申泛指一切動物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牛有關;「義」為自身的威嚴和氣度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篆文字形則改從羲聲。「羲」為氣舒展而出,於此也是作為不示義的聲符。羲為從兮、義聲,可知義和羲古音同,故可互易為聲符。隸書從義聲,本之於楚系文字;楷書從羲聲,本之於篆文字形,構形之意並無不同。規範字作「牺」,改從西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包2.248(楚)

新乙1.15(楚)

說文‧牛部

白石神君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宗廟之牲也。从牛羲聲。賈侍中說:此非古字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