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的说文解字解释
悉
xī釆部 部 11画 U+6089
大徐本
卷别卷二上反切息七切頁碼第36頁,第17字續丁孫
悉
詳盡也。从心从釆。
𢝕
古文悉。
蔣注王筠《說文釋例・彣飾》(p484):悉之古文,蓋從囧從心。囧,明也,明於心也。上出者,乃起筆之處;左右垂者,則由中以達於外耳。由此知古人作篆,自正中起筆,而左而下,而右而上,而復左於起筆之處。
小徐本
白话解释
悉,详尽。字形采用“心、釆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從戰國文字、篆文到楷書,字形都是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從釆,表示明辨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《說文》古文從心從囧,以示心中明辨之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釆部

睡虎地簡52.4(隸)秦

老子甲後253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208(隸)西漢

老子乙194下(隸)西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龍氏鏡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詳盡也。从心从釆。(𢝕)古文悉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