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卷别卷二上反切附袁切頁碼第36頁,第12字續丁孫
番
異體畨
獸足謂之番。从釆;田,象其掌。
𨆌
異體𨆜
番或从足从煩。
𥸨
古文番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田象獸掌,其形與土田字相溷,故又从釆建類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上从『釆』,象獸指爪,下象獸掌(劉釗《古文字構形學》84頁以為追加聲符『田』)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三反切復喧反頁碼第116頁,第1行,第2字述
獸足謂之番。從釆、田。象其掌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本造此字爲獸足掌也,象形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6頁,第1行,第3字述
番或從足,從煩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6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番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獸掌形也。」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腳版即番,古無輕唇,故版讀番。生番,土番,蕃字之假借也。
番,古讀重唇音,音板。唐人稱一張紙曰番,今稱一板,更番即其引申義。生番猶吐番,吐番乃禿髮之轉音,故西方回部稱蕃,南洋台灣亦稱蕃,此乃譯音字,無意義。
手板、腳板之板字皆即番字,古無輕唇音,故番讀若蟠。唐人稱一張紙曰一番紙,今猶讀一板,更番為其引申義。(?)生番、土番之稱,由於《周禮》九服,最外之服曰「蕃服」,番即藩字之借。(吐蕃,禿髮、圖伯特)。
生番,土番(蕃字之假)之稱,皆因蕃服,以蕃服為九服曰最外之服也。手板。腳板字皆番字。古音重唇,作蟠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從釆,指獸指爪分明之狀,像獸掌。從釆、
,表示獸足之形。從戰國文字到楷書都承金文字形而來。番字假借為輪流更替之後,為假借義所專用,而轉注為《說文》或體作從足、煩聲的?字。《說文》古文則為獨體象形。在六書屬於合體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1

藤花榭本重文2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魯侯鬲(金)西周晚期

番生簋蓋(金)西周晚期

番君𨠣伯鬲(金)春秋早期

包2.52(楚)

包2.55(楚)

郭.唐.1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釆部

說文或體

老子乙前126上(隸)西漢

君有行鏡(隸)西漢

禮器碑陰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獸足謂之番。从釆;田,象其掌。(𨆌)番或从足从煩。(𥸨)古文番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