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今的说文解字解释

今的说文解字解释

jīn

亼部 部 4画 U+4ECA

jīn

亼部

4画

U+4ECA

居音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居音切頁碼166頁,第5

今是時也。从亼从乁。乁,古文及。
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像鈴有鈕有舌之形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裘錫圭《說文小記・說去今》以為甲骨文从『曰』而倒置,表示閉口不言之意。其說可從。字或作亼,也是从口而倒置,表示閉口不言之意。其後字形大體繼承甲骨,只是末筆彎曲與否的不同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反切居斟反頁碼414頁,第4行,第2

今是時也。從亼、󰑶。󰑶,古文及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亼、󰑶皆今也。會意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居音切古音第七部頁碼889頁,第3許惟賢394頁,第10

今是時也。

段注今者對古之偁。古不一其時。今亦不一其時也。云是時者。如言目前。則目前爲今。目前已上皆古。如言趙宋。則趙宋爲今。趙宋已上爲古。如言魏晉。則魏晉爲今。魏晉已上爲古。班固作《古今人表》。漢人不與焉。而謂之古今人者,謂近乎漢者爲今人。遠乎漢者爲古人也。作《古今人表》者所以補《漢書》之所無。存漢已前之厓略也。亦謂三皇至漢以前迭爲古今人也。古今人用字不同,謂之古今字。張揖作《古今字詁》是也。自張揖已後。其爲古今字又不知幾更也。古今音之不同近世言之冣詳。自商周至近世,不知凡幾古今也。故今者,無定之䛐。約之以是時則兼賅矣。《召南》傳曰:今,急辭也。今急㬪韵。

从亼乁。

段注會意。乁,逮也。乁亦聲。居音切。七部。

乁,古文及。

段注見《又部》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从亼乛(及),如近百年亦曰今,是及也。

从亼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合也,畫限而稱今,如「今年」之今,現在之日、過去之日、未來之日,亼合而言,惟有界耳;否則今惟一刹那頃,無可言。

从乛。蓋所謂今者無一定之界限,此時曰今、此日亦曰今、此月此年皆可作今。⑴ 从亼乛(及同),如近百年亦曰今,是及也。⑵○二說皆不甚了,姑並錄俟質。

白话解释

今,此时。字形采用“亼、乁”。“乁”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及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作,從亼,像屋脊之形,「一」像陰影之形。表示屋宇下的陰影。金文承之,下體短橫畫,變作短鉤形,並與屋脊形相接。戰國文字承之,上體屋脊形變作二「人」形,已失其原形,下體亦與屋脊形相接。篆文承自甲文,下體短畫變作短鉤,並與屋脊分離。隸書二例承自篆文,下體略有變異。楷書承襲篆文,下體直鉤變作左傾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是時也。从亼从乛。乛,古文及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