瑾的说文解字解释
瑾
jǐn玉部 部 15画 U+747E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一反切飢忍反頁碼第40頁,第4行,第2字述
瑾瑜,美玉。從玉堇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左傳》曰:「瑾瑜匿瑕。」謂美玉瑕不足以害之也。
鍇注又按:《山海經》鍾山之陽瑾瑜之玉爲良堅栗,積密潤澤而有光,五色發作以和,柔剛天德,鬼神是食是饗,君子食之以禦不祥。《淮南子》曰:「鍾山之玉灼以鑪炭,三日三夜不變,得天地之和氣。」是則瑾瑜也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瑾、瑜雙聲。
皆喉音,二字為雙聲(旁紐)。
瑾瑜。凡二字合成一語者,非雙聲即疊韻。瑾、瑜皆喉音,故于古亦為雙聲(瑾在羣紐,深喉音,瑜在喻紐,淺喉音;古雖旁紐,亦為雙聲)。
白话解释
瑾,瑾瑜,美玉。字形采用“玉”作边旁,“堇”作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裘衛盉(金)西周中期

說文‧玉部

西狹頌(隸)東漢

晉辟雍碑陰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瑾瑜,美玉也。从玉堇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