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𧯷的说文解字解释

𧯷的说文解字解释

𧯷

jǐn

豆部 部 16画 U+27BF7

jǐn

豆部

16画

U+27BF7

𧯷

居隱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居隱切頁碼154頁,第7

𧯷

異體𧯷

𧯷蠡也。从豆,蒸省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己隱反頁碼391頁,第6行,第3

𧯷蠡也。從豆,蒸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婚禮合巹用匏謂之𧯷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居隱切古音第六部頁碼827頁,第3許惟賢367頁,第5

𧯷蠡也。

段注《瓠部》曰:瓢,蠡也。然則𧯷,瓢也。蠡,《說文》三見。《斗部》曰:斡,蠡柄也。倂此及《瓠部》凡三見也。蠡之言離。《方言》曰:劙,解也。一瓠離爲二,故曰蠡。鄭注鬯人云:瓢謂瓢蠡也。《漢書》。以蠡測海。張晏曰:蠡,瓠瓢也。字皆借蠡。《九歎》。瓟㼖蠹於筐簏。《急就篇》。㼖𦫵𦫵半巵觛。《方言》。㼖或謂之瓢。或謂之簞。或謂之𣟵。則字皆从瓜。王伯厚注《急就》云:皇象碑本作盠。李本作蠡。《廣韵》齊,薺韵皆有盠。《士昏禮》。四爵合巹。注云:合巹,破匏也。《昏義》亦作巹。《正義》云:以一瓠分爲㒳瓢。巹者,𧯷之假借字。巹从丞聲。𧯷从䒱聲。故同音假借。

从豆。

段注此非豆而从豆者,謂瓠可盛飮食。略同豆。

蒸省聲。

段注《艸部》蒸或省火作䒱。不云䒱聲者,葢䒱字後出也。古音在六部。今音居隱切。劉昌宗,呂忱反語巳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𧯷【準】。今讀謹,蠡蚌殼也,以之盛飯。蠃(=螺)螄之蠃古作蠡,可汲水。後製瓢猶稱蠡。夫婦合𧯷乃以所剖分之蠡殼饮水也,後用分瓢。

𧯷何以訓蠡?古無瓦器,瓢亦稱蠡,故𧯷即瓢誼,非有離分為二之誼。

蠡也。古人以之盛飯。合𧯷,曲巹(謹慎也)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蠡也。从豆,蒸省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