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的说文解字解释
犬
quǎn犬部 部 4画 U+72AC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上反切苦泫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890頁,第1字許惟賢第825頁,第8字
狗之有縣蹏者也。
段注有縣蹏謂之犬。叩氣吠謂之狗。皆於音得義。此與後蹄廢謂之彘。三毛聚居謂之豬。竭尾謂之豕。同明一物異名之所由也。《莊子》曰:狗非犬。司馬彪曰:同實異名。夫異名必由實異。君子必貴游藝也。
象形。
段注苦泫切。十四部。
孔子曰:視犬之字。如畫狗也。
段注又曰:牛羊之字以形聲。今牛羊犬小篆卽孔子時古文也。觀孔子言,犬卽狗矣。渾言之也。
凡犬之屬皆从犬。
白话解释
犬 ,是悬蹄腾扑的狗。象形。孔子说:“看‘犬’这个字,字形就像是在画狗。”所有与犬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犬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像其側面直立之形,上像頭,右像軀,中像腹,左像二腳,下像尾,正像犬形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金文三例,其一、二例純以圖象表現,自屬象形;第三形承之甲文,應可歸於象形。戰國文字二例,稍變其形,然大抵承之金文應無問題。訖於篆文,犬形純以線條示意,改易不少,唯對照甲文來看,仍可知其上像犬頭,左像腳,右像身、尾,應屬象形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
,楷書沿之,全然違離原形,如不上溯甲骨、金文的形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1023(甲)

甲1503(甲)

乙6141(甲)

戌嗣子鼎(金)商代晚期

員方鼎(金)西周早期或中期

包2.6(楚)

說文‧犬部

睡虎地簡10.6(隸)秦

五十二病方.目錄(隸)秦

老子乙205上(隸)西漢

老子乙前161上(隸)西漢

一號墓竹簡41(隸)西漢

孔龢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狗之有縣蹏者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“視犬之字如畫狗也。”凡犬之屬皆从犬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