獲的说文解字解释
獲
huò犬部 部 16画 U+7372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九反切戶麥反頁碼第811頁,第2行,第2字述
獵所獲也。從犬蒦聲。
段注本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或從又、從隹,隹又或作鳥,正像以手持鳥的樣子。金文字形從又持隹,與甲骨文同形,為「獲」之初文。至戰國時,捕獲字分化為二:手持鳥者為「隻」,獵所獲者則加「犬」作「獲」(),成為從犬、蒦聲之形構。犬為狗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犬有關;蒦從又持雈,也是獲得的意思,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篆文、隸書及楷書皆和戰國秦系文字同形。在六書中,甲骨文、金文屬於異文會意,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获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90(甲)

楚王酓干心鼎(金)戰國晚期

九.56.31(楚)

說文‧犬部

睡虎地簡4.18(隸)秦

武威簡.泰射50(隸)西漢

武威簡.泰射96(隸)西漢

老子甲後395(隸)西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熹.詩.綠衣(隸)東漢

武梁祠畫象題字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獵所獲也。从犬蒦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