縓的说文解字解释
縓
quán糸部 部 16画 U+7E13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七絹切頁碼第1032頁,第1行,第3字述
帛赤黃色。一染謂之縓,再染謂之䞓,三染謂之纁。從糸原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七絹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600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32頁,第1字
帛赤黃色也。
段注赤黃者,赤而黃也。《禮・喪服》注曰:縓,淺絳也。練冠而麻衣縓緣。三年練之受飾也。《檀弓》注曰:縓,纁之類。
一染謂之縓。再染謂之赬。三染謂之纁。
段注三句《爾雅・釋器》文。《考工記》衹言三入,不言一入再入。《爾雅》可補記文所未備。記云:鍾氏染羽。以朱湛丹秫。三月而熾之。淳而漬之。三入爲纁。鄭注。記與《爾雅》同色耳。染布帛者,染人掌之。依鄭則染人染布帛與鍾氏染羽,同用朱漸丹秫也。古以茜染者謂之韎,謂之緹。以朱及丹秫染者謂之縓,赬,纁。赬者,赤色也。纁者,淺絳也。《玉藻》之溫韍卽韎韐也。溫卽縓之叚借字也。韎亦謂之縓。
从糸。原聲。
段注七絹切。十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縓【茜、欠】與綪聲誼同,恐是一字。然此字當讀如原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糸部

武威簡.服傳57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帛赤黃色。一染謂之縓,再染謂之䞓,三染謂之纁。从糸原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