纔的说文解字解释
纔
cái糸部 部 23画 U+7E94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七咸切頁碼第1032頁,第5行,第2字述
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,如紺。纔,淺也。讀若讒。從糸毚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士咸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604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33頁,第4字
帛雀頭色也。
段注今《經典》緅字許無。纔卽緅字也。《考工記》。三入爲纁。五入爲緅。七入爲緇。注。染纁者三入而成。又再染以黑則爲緅。緅,今禮俗文作爵。言如爵頭色也。又復再染以黑,乃成緇矣。《士冠禮》爵弁服注。爵弁者,冕之次。其色赤而微黑。如爵頭然。或謂之緅。依鄭則爵緅纔三字一也。三字雙聲。巾車雀飾注曰:雀,黑多赤少之色。玉裁按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。
一曰𣁋黑色如紺。
段注句。
纔,
段注逗。
淺也。
段注前一說謂黑多。後一說謂微黑。不同。鄭注考工,巾車謂黑多。注《士冠禮》謂微黑。亦不同也。其實雀頭微黑而巳。纔淺亦於雙聲求之。猶竊之訓淺也。江沅曰:今用爲才字。乃淺義引伸。
讀若讒。从糸。毚聲。
段注士咸切。八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借為才字,始也。
即緅,即今之絳色也。纔,古音與爵同,《說文》「訬」讀毚,宵談對轉,方纔,乃才之借,此由淺引申。
今借為才字(始也),因係雙聲也。今作緅。
「方纔」字當作「才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糸部

楷書
附检字
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,如紺。纔,淺也。讀若讒。从糸毚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