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的说文解字解释
材
cái木部 部 7画 U+6750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上反切昨哉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007頁,第2字許惟賢第444頁,第3字
木梃也。
段注梃,一枚也。材謂可用也。《論語》。無所取材。鄭曰:言無所取桴材也。《貨殖傳》曰:山居千章之材。服䖍云:章,方也。孟康云:言任方章者千枚。按漢人曰章。唐人曰橦,音鐘。材方三尺五寸爲一橦。材引伸之義,凡可用之具皆曰材。
從木。才聲。
段注昨哉切。一部。
白话解释
材,木棍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才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均從木、才聲。「才」之甲骨文作「」、「
」,金文作「
」、「
」,皆像艸木初生之形,引申可為艸木枝幹之意,故於此乃作為示義之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郭.尊.32(楚)

說文‧木部

睡虎地簡10.4(隸)秦

老子甲後415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37(隸)西漢

相馬經4上(隸)西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魏受禪表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木梃也。从木才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