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夷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夷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大部 部 6画 U+5937

大部

6画

U+5937

以脂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以脂切頁碼343頁,第10

夷平也。从大从弓。東方之人也。

附注吳其昌《金文名象疏證》以為「蠻夷之夷字,與尸字為一字」,像人形;又「夷字與弟字為一字」,像韋束矢形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矢,上有繩韋纏束,或因以求矢之平正。春秋以後或加『土』形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反切寅支反頁碼835頁,第4行,第1

夷平也。從大,從弓。東方之人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老子》曰:『大道甚夷。』會意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以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971頁,第1許惟賢862頁,第1

夷東方之人也。从大。从弓。

段注各本作平也,从大从弓,東方之人也。淺人所改耳。今正。《韵會》正如是。《羊部》曰:南方蠻閩从虫。北方狄从犬。東方貉从豸。西方羌从羊。西南僰人,焦僥从人。葢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。惟東夷从大。大,人也。夷俗仁。仁者壽。有君子不死之國。按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大象人形。而夷篆从大。則與夏不殊。夏者,中國之人也。从弓者,肅愼氏貢楛矢石砮之類也。以脂切。十五部。《出車》、《節南山》、《桑柔》、《召旻》傳皆曰:夷,平也。此與君子如夷,有夷之行,降福孔夷傳夷易也同意。夷卽易之叚借也。易亦訓平。故叚夷爲易也。《節南山》一詩中平易分釋者,各依其義所近也。風雨傳曰夷悅也者,平之意也。《皇矣》傳曰夷常也者,謂夷卽𢑴之叚借也。凡注家云夷傷也者,謂夷卽痍之假借也。《周禮》注夷之言尸也者,謂夷卽尸之叚借也。尸,陳也。其他訓釋皆可以類求之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从大从弓,滿州之人喜用弓也。

訓平乃𢓡之借。訓傷乃痍之借,訓尸乃夷與尸雙聲。

从大从弓,滿州人喜用弓也。

白话解释

夷,平。字形采用“大、弓”会义。夷又指位居中国东边的人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像箭置於弓上的樣子,從弓、矢聲。弓為射箭的武器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弓箭有關;矢為箭,也是武器之一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箭在弦上發射,力求平正,才能射遠中物。戰國文字則「矢」字斷筆變形,猶似「大」字。篆文則「矢」形訛為「大」,隸書、楷書皆據篆文而定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平也。从大从弓。東方之人也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