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下反切依檢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967頁,第3字許惟賢第860頁,第4字
覆也。大有餘也。
段注《釋言》曰:荒,奄也。弇,同也。弇,葢也。古奄弇同用。覆葢同義。《詩・皇矣》傳曰:奄,大也。執競傳曰:奄同也。《鄭箋》詩奄皆訓覆。許云覆也,大有餘也。二義實相因也。覆乎上者,往往大乎下。故字从大。《周官經》謂宦者爲奄。以精氣閉藏名之。覆葢義之引申也。
又欠也。
段注三字未詳。《方言》曰:奄,息也。李密《陳情表》曰:氣息奄奄。
从大申。
段注會意。依檢切。八部。
申,展也。
段注說从申之意。申下曰神也。古屈伸多作詘信。不作伸,申。今則作申。俗又作伸。申本義不訓展也。故必特釋之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覆也。後造閹字,本當作奄,奄人,奄覆其精不能出也。
白话解释
奄,覆盖。大,表示完全超过。奄,又可解释为“哈欠叹息”。字形采用“大、申”会义。申(电),表示伸展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上從申,下從大。「申」為閃電,「大」為人;人上有閃電,表示閃電覆照人頭頂之意。戰國文字則將「申」、「大」改易位置,變成上「大」下「申」的結構,而為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字形之所本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䧹公鼎(金)西周早期

說文‧大部

睡虎地簡20.182(隸)秦

孫臏21(隸)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魏上尊號奏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覆也。大有餘也。又欠也。从大从申。申,展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