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契的说文解字解释

契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大部 部 9画 U+5951

qì,qiè,xiè

大部

9画

U+5951

苦計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苦計切頁碼343頁,第9

異體

契大約也。从大从㓞。《易》曰:「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」
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从大,㓞聲」。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會意,㓞亦聲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反切溪細反頁碼835頁,第2行,第1

契大約也。從大㓞聲。《易》曰:「後代聖人,易之以書契。」
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》「司約掌萬民之約,大約劑書于宗彛」注:「大約,邦國約也;劑,即券契也。」《春秋左傳》:「王叔氏不能舉其契。」《韓子》:「宋人得契,密數其齒。」謂以刀分之,有相入之齒縫也。刀判缺之,故曰契。劑亦分也;劵猶辨也,義亦同。㓞,口八反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苦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970頁,第4許惟賢861頁,第11

契大約也。

段注約取纏束之義。《周禮・有司》約。大約劑,書於宗𢑴。《小宰》。聽取予以書契。大鄭云:書契,符書也。後鄭云:書契謂出予受入之凡要。凡簿書之冣目。獄訟之要辭。皆曰契。引《春秋傳》王叔氏不能舉其契。按今人但於買賣曰文契。經傳或叚契爲栔。如爰契我龜傳曰契,開也是也。又叚爲挈字。如死生契闊傳曰契闊,勤苦也。又契契寤嘆傳曰契契,憂苦也。皆取提挈勤苦之意也。

从大。㓞聲。

段注苦計切。十五部。

易曰:後世聖人易之㠯書契。

段注世各本作代。避唐諱也。今正。《易・𣪠辭傳》文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訓開者,㓞字、剴字之假借。

㓞,後作栔,刻木也,又作契,古書契亦刻木為之。

大約也。契闊者,毛訓勤苦(疊韻),鄭訓約束(為本訓),言同生同死也,闊係餘音。訓開者,為㓞(或剴)之借(假栔為㓞?)。

契闊,毛訓勤苦,鄭訓約束,言同生同死也,闊係餘音。訓開者,㓞(或剴)之假也。

白话解释

契,正式的协约文件。字形采用“大、”会义。《易经》上说:“后代的圣人用书契替代它。”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大、㓞聲。大像人正面張臂跨立的樣子,表示人;㓞為巧於雕刻,引申為刻畫記號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。篆文及楷書皆與秦系文字同形,而隸書則將「大」改作「廾」、「刀」改作「刃」。廾當是大之訛變,而刀、刃二者義近可通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大約也。从大从㓞。《易》曰:“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。”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