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的说文解字解释
奎
kuí大部 部 9画 U+594E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下反切苦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967頁,第1字許惟賢第860頁,第2字
㒳髀之閒。
段注奎與胯雙聲。奎宿十六星以像似得名。
从大。
段注兩體之閒,人身寛闊處。故从大。首此篆者,蒙上人形言也。
圭聲。
段注苦圭切。十六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奎、袴雙聲。降(即夅字)婁,袴也。
《莊子》「奎蹏曲隈」。奎婁(星名)或作降(即夅)婁,婁,女兩胯空處,即兩髀間也。
兩髀之間,即胯也(奎、袴雙聲?)。奎婁亦名降婁,降本作夅,與奎差不多(足一上一下曰夅)。
兩髀之間。奎婁亦作降婁(星名),奎、夅義[近]。足一上一下曰夅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永盂(金)西周中期

說文‧大部

西陲簡54.3(隸)西漢

汝陰侯墓六壬栻盤(隸)西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兩髀之閒。从大圭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