夔的说文解字解释
夔
kuí夊部 部 21画 U+5914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五下反切渠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32頁,第1字許惟賢第412頁,第1字
卽魖也。
段注卽鉉作神。疑神是。《鬼部》曰:魖,耗鬼也。神魖,謂鬼之神者也。《甘泉賦》曰:捎夔魖而抶獝狂。《東京賦》曰:殘夔魖與㒺象。皆夔魖連文可證。《國語》。木石之怪夔㒺兩。韋注。或云夔一足。越人謂之山繅。或作𤢖。富陽有之。人面㺅身。能言。《廣韵》曰:山魈出汀州。獨足鬼也。神魖,謂山繅之尤靈異者。若《大荒東經》云:有獸狀如牛。蒼身而無角。一足。出入水則必風雨。其光如日月。其聲如雷。名曰夔。黃帝得其皮爲𡔷。聲聞五百里。此獸也。非鬼也。薛注二京合而一之。恐非是。
如龍。一足。从夊。
段注孟康曰:夔神如龍。有角。人面。薛綜曰:木石之怪。如龍有角。按从夊者,象其一足。
象有角手人面之形。
段注云如龍,則有角可知。故[⿰𠃍]象有角。又止巳象其似人手。頁象其似人面。渠追切。十五部。古假歸作夔。《樂緯》云:昔歸典協律。卽夔典樂也。《地理志》歸子國。卽夔子國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有說如牛,有說如猴,有說如龍,以如猴為足,蓋人面之形也。 一足。《孟子》「[夔夔][齋]栗」,敬也;「重足而走」,重足而走即兩足相重如一足也,敬之極意。
由是觀之,山魖非鬼。鬼頭與禺頭同,與猴一類。夔與夒形同。鬼之言歸也。夔,偽書訓歸,今四川夔州,《國[語]》,《公[羊傳]》,《穀[梁傳]》作歸州。魅同甶,[𥝋],猶昧同曶,故鬼同夔也。
一足。「夔夔齋栗」者,敬也。敬之極即重足而走,即兩足相重如一足,敬之極也。○案:此節可疑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鐵100.2(甲)

小臣艅犀尊(金)商代晚期

說文‧夊部

漢印徵西漢

三體石經.春秋.僖廿六年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神魖也。如龍,一足,从夊;象有角、手、人面之形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