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夏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夏的说文解字解释

xià

夊部 部 10画 U+590F

xià

夊部

10画

U+590F

胡雅切

夓,𡕾,𨂮,𠍺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胡雅切頁碼173頁,第25

異體𡕾、夏

夓中國之人也。从夊从𩑋𦥑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

𨂮

異體𠍺

𨂮古文夏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日、从頁。甲骨文的夏字都當人名用,但它的本義可能就是指熱天氣,所以从日下頁會意。伯夏父鼎頁形下部的人形加『止』,後『止』形移到左旁的『日』下,這就變成戰國『夏』字的標準結構,至其變化則或省日、或省止、或加虫,止形或加繁為正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反切恨且反頁碼431頁,第6行,第1

𨂮中國之人也。從夊、頁,從𦥑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象有威儀,文飾僃具,行紓遟也。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431頁,第7行,第1

古文夏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胡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30頁,第2許惟賢411頁,第3

𨂮中國之人也。

段注以別於北方狄,東北貉,南方蠻閩,西方羌,西南焦僥,東方夷也。夏,引伸之義爲大也。

从夊。从頁。从臼。臼,㒳手。夊,㒳足也。

段注胡雅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古文夏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中國[人]初到川、陕兩省,曰中夏,故漢水為夏水,蓋此水在兩省之間,引申為大。

春夏之夏無正字,且夏一轉為夏屋之夏,夏屋乃襾字,《說文》云:「襾,上下相覆也。」五彩亦為夏,亦非從中國人引申,五彩之夏乃華之借,古中夏亦曰中華,華夏同音。

中國人初來時在川陝兩省,故此兩省古稱中夏。漢水在此兩省間,亦曰夏水。引申訓大。

白话解释

夏,中原之国的人。字形采用“夂、页、”会义。 ,表示两手;夊,表示两足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從日、從頁。「頁」本是人首,故可指人。人頭上有日,表示天氣炎熱。金文或作「」,省「日」而增「?」和「止」;或作「」,「?」不變,除將「日」移至左旁外,並將「止」改作「夊」;「止」、「夊」都和腳有關,義可相通。「」、「」皆像人張手露足之形。戰國文字或作「」,頁、夊略有變形;或作「」,省「日」,而為《說文》篆文之所本。《說文》另收有古文「」,其下的「足」和「止」、「夊」同義,而上部的「」,或許是「頁」的省變。隸書或據篆文之形而作「」,或省略「?」和「頁」下筆畫而成「」,此為今日通用字形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中國之人也。从夊从頁从𦥑。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