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夊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夊的说文解字解释

suī

夊部 部 3画 U+590A

suī

夊部

3画

U+590A

楚危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楚危切頁碼173頁,第15

夊行遲曳夊夊,象人兩脛有所躧也。凡夊之屬皆从夊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行遲者,如有所拕曳然,故象之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與『止』同字,只是方向不同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反切斯唯反頁碼430頁,第4行,第1

夊行遲曳夊夊。象人兩脛有所躧也。凡夊之屬,皆從夊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楚危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27頁,第4許惟賢410頁,第1

夊行遟曳夊夊也。

段注也字今補。《曲禮》曰:行不舉足。車輪曳踵。《玉藻》曰:圈豚行不舉足。齊如流。注云:孔子執圭,足縮縮如有循是也。《玉篇》曰:詩云雄狐夊夊。今作綏。

象人㒳脛有所躧也。

段注《通俗文》。履不箸跟曰屣。屣同躧。躧屣古今字也。行遟者,如有所拕曳然。故象之。楚危切。《玉篇》思隹切。十五部。

凡夊之屬皆从夊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今謂脛為骽,亦作腿。二字皆《說文》所無,正當作夊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》謂「」像人之兩脛,而以虛象的「」置於兩脛之間,給予牽制,以示走路遲緩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指事。有學者以像人之兩脛,而以(音ㄧˋ)牽制其行走,屬合體指事(《文字析義》,P.1086),可備一說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行遲曳夊夊,象人兩脛有所躧也。凡夊之屬皆从夊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