遂的说文解字解释
遂
suì辵部 部 12画 U+9042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訓安,訓從志,止當作㒸。
亡也。俞氏以為與遺一字。《說文》旞亦作𣄧可證。成遂乃㒸之假。
訓安,成、從志者當作㒸。
白话解释
遂,逃亡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
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遂”字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彳、㒸聲;篆文從辵、㒸聲,《說文》古文「㒸」旁訛變較嚴重,隸書、楷書同篆文。字從「彳」或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㒸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㒸」字本義為「從意也」,就是「聽從」的意思,與「遂」的「順從」義接近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大盂鼎(金)西周早期

𦅫鎛(金)春秋中期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子禾子釜(金)戰國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辵部

老子甲28(隸)西漢

老子甲後283(隸)西漢

孫臏19(隸)西漢

鄭固碑(隸)東漢

西狹頌(隸)東漢

孟孝琚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亾也。从辵㒸聲。〔𨓸(𨔲)〕古文遂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