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的成语
带夷字的成语有那些?
答:带夷字的常见成语有:芟夷大难、出夷入险、履险如夷、放诸四夷、夷险一节、夷然不屑、履险若夷、朝夷暮跖、行比伯夷、河溓海夷、伤夷折衄、视险若夷、塞井夷灶、赴险如夷、以夷治夷、以夷攻夷、匪夷匪惠、化险为夷、尊王攘夷、夷然自若、以夷制夷、匪夷所思、夷为平地、用夏变夷、不夷不惠、江左夷吾、詈夷为跖、鄙夷不屑、毁宗夷族、以夷伐夷、处之夷然、视险如夷、急病让夷、还可以根据成语的字数、字的位置、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。
含有夷的成语和解释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芟夷大难 | 芟:删除杂草;芟夷:削平;难:灾难。削平大乱。 |
| 夷然自若 | 指神态镇定,与平常一样。 |
| 河溓海夷 | 犹言河清海晏。 |
| 以夷攻夷 | ①使夷人自相攻伐。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。②晚清时,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。 |
| 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| 以夷伐夷 | 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 |
| 鄙夷不屑 | 鄙夷:轻视,看不起;不屑:认为不值得。轻视,看不起。 |
| 尊王攘夷 | 王:指周王朝;尊王:尊重周王室;攘:排斥;夷: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。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。 |
| 夷险一节 | 夷:平坦;节:节操。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。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。 |
| 以夷治夷 |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,使其互相冲突,削减力量,以便控制或攻伐。 |
| 视险如夷 | 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 |
| 不夷不惠 | 夷:指伯夷;惠:指柳下惠。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。比喻折衷而不偏激。 |
| 夷然不屑 | 夷然:泰然;不屑:轻视。心中泰然,毫不在意。 |
| 赴险如夷 | 赴:投身进去;险:危险;如:像;夷:平坦。走向危险的道路,看作像平坦的大道。形容不避艰险。 |
| 江左夷吾 | 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于时江左草创,纲维未举,峤殊以为忧。及见王导共谈,欢然曰:‘江左自有管夷吾,吾复何虑!’”管夷吾,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,相齐桓公成霸业。后来诗文中多以“江左夷吾”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。 |
| 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| 用夏变夷 | 夏,诸夏,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;夷,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。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。 |
| 视险若夷 | 见“视险如夷”。 |
| 塞井夷灶 | 填井平灶。谓作好布阵的准备。亦表示决心战斗,义无反顾。 |
| 履险如夷 |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