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曰的说文解字解释

曰的说文解字解释

yuē

曰部 部 4画 U+66F0

yuē

曰部

4画

U+66F0

王伐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王代切頁碼149頁,第10

曰詞也。从口乙聲。亦象口气出也。凡曰之屬皆从曰。

附注王筠釋例:「鐘鼎文曰字作……蓋乃指事字,非乙聲也。其所作者,甘字古文有二形,故字以一記于口旁,不正在口上。許君作者,蓋如大徐說字,中一上曲,則字茂美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予厥反頁碼381頁,第5行,第1

曰詞也。從口乙聲。亦象口气出也。凡曰之屬,皆從曰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試言,曰則口開而气出也。凡稱詞者,虚也,語氣之助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王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07頁,第4許惟賢359頁,第5

曰䛐也。

段注䛐者,意內而言外也。有是意而有是言。亦謂之曰:亦謂之云:云曰,雙聲也。《釋詁》。粤于爰曰也。此謂詩書古文多有以曰爲爰者。故粤于爰曰四字可互相訓。以雙聲㬪韵相假借也。

从口𠃊。象口气出也。

段注各本作从口乙聲,亦象口气出也。非是。《孝經・音義》曰:从乙在口上。乙象氣。人將發語。口上有氣。今據正。王伐切。十五部。

凡曰之屬皆从曰:

白话解释

曰,措词,正式表达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乙”作声旁。也像口气外出的样子。所有与曰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曰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由「口」加「一」而成。口,表示說話的部位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,屬象形;一,和記數的一字無關,只是一個臆構的虛象,以示氣流出口之意。金文二例:一由「口」加「一」構形,一由「口」加「」構形,而後者改「一」為「」,和口相連,仍示氣流出口,不影響其音、義,所以應和甲文之形同意。戰國文字三例,和甲、金文之形大同小異。篆文和金文第二例一致。字經隸書,一作,顯是承於篆文之形。另一作,類似戰國文字第三例,頗失其形,而楷書之形則據以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由象形之「口」加虛象「一」或「」而成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詞也。从口乙聲。亦象口气出也。凡曰之屬皆从曰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