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夭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夭的说文解字解释

yāo

夭部 部 4画 U+592D

yāo

夭部

4画

U+592D

於兆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兆切頁碼344頁,第1

夭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皆从夭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奔走字篆从夭……象兩手搖曳形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走(跑步)時兩臂擺動之形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反切依少反頁碼837頁,第2行,第1

夭屈也。從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,皆從夭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夭,矯其頭頸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兆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74頁,第2許惟賢863頁,第5

夭屈也。从大。象形。

段注象首夭屈之形也。隰有莀楚傳曰:夭,少也。《桃夭》傳曰:夭夭,桃之少壯也。《凱風傳》曰:夭夭,盛皃也。《月令》注曰:少長曰夭。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。物初長者尙屈而未申。叚令不成遂,則終於夭而已矣。故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注曰:短折曰夭。《國語》注又曰:不終曰夭。又曰:夭,折也。孟康注《五行志》曰:用人不以次弟爲夭。皆其引申之義也。《論語》。子之燕居。申申如也。夭夭如也。上句謂其申。下句謂其屈。不屈不申之閒,其斯爲聖人之容乎。於兆切。二部。按亦於喬切。古平上無《異義》。後人乃別之。

凡夭之屬皆从夭。

白话解释

夭,屈身。字形采用“大”作边旁,像人扭头屈身的样子。所有与夭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夭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像人擺動手臂奔跑的樣子,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。戰國文字則於腰部之處增一曲筆,表示手臂甩動飛快的意思。至篆文,則將原為擺動的手臂形變為兩手下垂,並在「大」字的上端彎曲其形,以像屈頸的樣子。其後的字形均依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變體象形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皆从夭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