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夭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夭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yāo

大 部 4画 正文・丑集下

正文・丑集下

大部

4画,

U+592D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於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喬切;《正韻》:伊堯切,𡘋音妖 —— 色愉貌。論語》:夭夭如也。

又,草盛貌。書・禹貢》:厥草惟夭。

又,少好貌。詩・周南》:桃之夭夭。

又,災也。詩・小雅》:夭夭是椓。

又,閎夭,人名。文王四友之一,武十亂之一。

又,栢夭,馬名。見《列子》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烏皓切,音襖 —— 未壯也。禮・月令》:孟春,毋殺胎、夭〔《禮・月令》原文作「毋覆巢,毋殺孩蟲、胎、夭、飛鳥」〕〈王制〉:不殺胎,不殀夭。【註】未生者曰胎,方生者曰夭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兆切;《正韻》:伊鳥切。𡘋同「𣧕」。說文》:屈也。【徐曰】夭矯其頭頸也,一曰短折也。博雅》:不盡天年謂之夭。

又,《集韻》:烏酷切,音沃。山海經》:軒轅國有諸夭之野。

又,苦緺切,音歪。白樂天詩:錢塘蘇小小,人道最夭斜。自註:夭音歪,收入九佳。

又,叶於糾切,音黝。韓愈〈韋夫人墓銘〉:歸逢其良,夫夫婦婦,獨不與年,而卒以夭。婦音阜。歐陽修〈蔡君山墓銘〉:退之有言,死孰爲夭;子墓予銘,其傳不朽。

別作芺叐关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〔夭〕字拼音是yāo,独体字,可拆字为㇒、大,五行属

〔夭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是屈,摧折。

〔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āo] ⑴ 草木茂盛美丽⑵ 未成年的人死去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