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居履切頁碼第471頁,第4字續丁孫
几
踞几也。象形。《周禮》五几:玉几、雕几、彤几、䰍几、素几。凡几之屬皆从几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踞几,似是漢語,以今名說古名也。」陳衍辨證:「几制本蟠膝抱腰,與踞形悉合矣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居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85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43頁,第2字
凥几也。
段注凥各本作踞。今正。凥几者,謂人所凥之几也。凥,処也。処,止也。古之凥今悉改爲居。乃改云居几。旣又改爲蹲踞俗字。古人坐而凭几。蹲則未有倚几者也。几俗作机。《左傳》設机而不倚,《周易》渙奔其机皆俗字。
象形。
段注象其高而上平可倚。下有足。居履切。十五部。
《周禮》五几。玉几,彫几,彤几,䰍几,𦃃几。
段注《周禮》司几筵職文。䰍几,今《周禮》作漆几。葢許所據不同。䰍者,桼也。
凡几之屬皆从几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居几也,即所坐之櫈。古坐不垂足,至後漢管寧坐榻,當膝皆穿,以跪而不坐也。長跪者,跪而伸長其腰也。
古稱小櫈為牀,即几也。𡱂字从几,可見古人坐用几。後桌子亦曰几。
居几也,即所坐之凳。古坐不垂足,後漢管寧坐榻,當膝皆穿,蓋跪而不坐也。長跪者,跪而伸長其腰也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像几案正視的樣子。其形上像几面,兩側像腳,餘點是飾畫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戰國文字作
,下增一橫為底,最上一橫為飾畫,仍像几案之形。篆文作
,省略几底,較戰國文字整齊,更像几案之形。楷書之几,除末筆上勾稍異於篆文,餘都像篆文之形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包2.260(楚)

說文‧几部

老子乙前13(隸)西漢

武威簡.有司5(隸)西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熹.儀禮.有司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踞几也。象形。《周禮》五几:玉几、雕几、彤几、䰍几、素几。凡几之屬皆从几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