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的说文解字解释
處
chǔ几部 部 11画 U+8655
大徐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昌與切頁碼第471頁,第7字續丁孫
処
止也。得几而止。从几从夂。
處
処或从虍聲。
附注按:金文和《說文》或體均像人頭戴皮冠坐在几上之形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从人几,示人伏於几上休息之意,虍聲,人形足部加『止』形。楚文字省略『虍』聲作『凥』,音同『居』。《說文》以『処』為字頭,反以『處』為其異體,似乎本末顛倒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嗔佇反頁碼第1102頁,第1行,第1字述
止也。從夂得几而止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爰居爰處。」以爲居者定居處者,暫止而已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02頁,第2行,第1字述
処或從虍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昌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86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43頁,第5字
止也。
段注人遇几而止。引申之爲凡凥処之字。俗分別其上去。
从夂几。
段注夂讀若黹。從後致也。人㒳脛後有致之者。至乎几而止。故字从夂几。昌與切。五部。
夂得几而止也。
段注此釋會意之恉。以上八字與舊本不同。今更正如此。又以上三篆皆會意。而不入《人部・尸部》夂部者,重几也。
處或从虍聲。
段注今或體獨行。轉謂処俗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為所止之也。
字形演变

史墻盤(金)西周中期

𤼈鐘(金)西周中期

曶鼎(金)西周中期

丼人𡚬鐘(金)西周晚期

㝬鐘(金)西周晚期

鄂君啟車節(金)戰國中期

魚顛匕(金)戰國晚期

妾子𧊒壺(金)戰國晚期

包2.3(楚)

包2.7(楚)

包2.32(楚)

郭.老甲.22(楚)

郭.語3.10(楚)

包2.238(楚)

天卜(楚)

說文‧几部

說文‧几部

說文或體

睡.日甲50背(隸)秦

睡.法125(隸)秦

相馬經2上(隸)西漢

老子甲158(隸)西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熹.公羊.宣六年(隸)東漢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