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子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160頁,第1字許惟賢第940頁,第6字
𣺴水。出常山房子贊皇山。東入泜。
段注常山郡房子,見《前志》。《後志》云:常山國房子。今直隷正定府贊皇縣是其地。《前志》房子下曰:贊皇山,石濟水所出。東至廮陶入泜。《後志》曰:贊皇山在縣西南六十里。濟水所出。按此水名與四瀆之泲字各不同。而經傳皆作濟。《風俗通》遂誤以常山房子之水列入四瀆。而云廟在東郡臨邑縣。豈知班志臨邑下云有泲廟,字固作泲乎。今本《前志》石濟水,石字疑衍。以《說文》、《風俗通》、《後志》正之。皆不當有石字。《一統志》曰:舊志云槐水出黃沙嶺。流經贊皇縣西北十里。入元氏縣畍。合泜水。又東南歷高邑,柏鄉,達寧,晉縣。入胡盧河。卽古大陸澤。玉裁謂槐水卽古濟水也。贊皇山在今贊皇縣西南。
从水。𠫼聲。
段注子禮切。十五部。今字以爲濟渡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[濟水在]山東,與大清河之濟别。引申為事了事成之濟。濟度字當作𠂔,作濟亦可。
四瀆之濟為泲之借。濟渡乃歬之借。《說文》云:「不行而進也」。(人不行而進,耤船渡也。)古前、劑相借,或又稱為齊。劑借為前,故濟亦可借為歬。事了曰濟,乃霽之借。雨止曰霽,引申一切止皆曰霽。
與山東之泲不同。濟渡之濟(=𠂔?)或曰是别義,或曰濟渡是本義,濟水是别義。四瀆曰泲。濟渡斯成,故成可訓濟。「檢言濟」[一]之濟訓止,=𠂔。濟,山東,與大清河之濟别。(?)
與大清河有别。濟,山東水名也。大清河今以濟字假之,其本字當作囗。事了事成曰濟,今日本猶有是義。濟渡字當作𠂔,作濟亦可。[一]此語出處不明。
白话解释
济,河川名。源于常山郡房子县的赞皇山,向东流入泜河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齐”作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說文‧水部

老子甲30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177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熹.詩.匏有苦葉(隸)東漢

晉辟雍碑陰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水。出常山房子贊皇山,東入泜。从水齊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