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的说文解字解释
丰
fēng生部 部 4画 U+4E30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下反切敷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093頁,第5字許惟賢第483頁,第7字
艸盛丰丰也。
段注引伸爲凡豐盛之偁。《鄭風》。子之丰兮。毛曰:丰,豐滿也。鄭曰:面皃丰丰然豐滿。《方言》。好或謂之妦。妦卽丰字也。
从丰。上下𨔶也。
段注上盛者根必深。敷容切。九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凡器中滿皆作豐,草盛丰丰當作丰,故丰采字從之,或作妦。
《詩》草木盛為菶,又豐艸茂林,菶、豐皆當作丰。
器中滿=豐。草盛丰丰=丰。丰采=丰(此乃引申義),或作妦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的形狀,都是下像「豆」,上像容器中有所盛。「豆」原為古代用來裝肉的器皿,也是盛肉祭祀的禮器,後「豆」也盛裝其他祭品。篆文從「豆」,上像盛裝豐滿,表示祭祀的禮器很大,祭品很豐富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《說文》另收有古文,像「豆」上有豐盛祭品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明藏633(甲)

後1.2.16(甲)

甲2902(甲)

前2.10.6(甲)

乙8688(甲)

康侯丰鼎(金)西周早期

說文‧生部

五十二病方234(隸)秦

楷書
附检字
艸盛𡴀𡴀也。从生,上下達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