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的说文解字解释
逢
féng辵部 部 10画 U+9022
大徐本
卷别卷二下反切符容切頁碼第53頁,第6字續丁孫
逢
遇也。从辵,峯省聲。
附注王筠釋例:「《說文》固無峯,即有之,亦當從夆聲。……《攵部》:『夆,牾也』,《午部》:『牾,逆也』,《辵部》:『逆,迎也』。相迎是相遇也。『逢』下云『峯省聲』,誤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夆聲,牾也,不逢為啎,與逆同意。兩相碰只作夆(重唇)。
「碰着他」之正字當作逢。碰擊之正字只作逢(重唇音)。
碰着之正字。
白话解释
逢,相遇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用省略了“山”的“峯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從彳、夆聲;金文疊加義符「廾」;戰國文字從辵、夆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彳」、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(金文疊加「廾」,意義不是很明白);從「夆」為聲符,沒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夆」字本義為「啎也」,與「逢」義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後1.10.4(甲)

妾子𧊒壺(金)戰國晚期

郭.唐.14(楚)

說文‧辵部

睡.日甲52背(隸)秦

老子甲36(隸)西漢

相馬經11上(隸)西漢

景北海碑陰(隸)東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晉辟雍碑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遇也。从辵,峯省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