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的说文解字解释
奉
fèng廾部 部 8画 U+5949
大徐本
小徐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捧,俗。既已从二手,又加一手,不通。
俗作捧,奉从𠬞,已兩手,後加手旁,不通。
捧之正字。
白话解释
奉,敬承。字形采用“手、廾”作边旁,采用“丰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「」者,從廾、丰聲,像雙手舉丰貌。「廾」是舉起雙手行禮,有尊敬的意思;「丰」是草木茂盛的樣子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。金文另一字形作「
」,也是像人雙手舉丰的樣子。戰國文字則將「丰」字上部變易筆勢成左右兩點,並拉長下筆,而將「廾」分置兩旁,但雙手舉丰之構意仍然可見。篆文則於「廾」中另增一「手」字,高舉之意更為明顯。隸書或省併連筆變作「
」,雙手之形已略有失;或作「
」,左右的「
」由篆文直接隸定,但其中的「丰」及「手」,則分別省變為「士」、「
」。楷書字形,當是由隸書「
」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散氏盤(金)西周晚期

包2.73(楚)

說文‧廾部

春秋事語66(隸)西漢

老子乙215上(隸)西漢

孔龢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承也。从手从廾,𡴀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