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麷的说文解字解释

麷的说文解字解释

麥部 部 29画 U+9EB7

fēng

麥部

29画

U+9EB7

敷戎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敷戎切頁碼173頁,第10

異體

麷煑麥也。从麥豐聲。讀若馮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反切孚空反頁碼429頁,第5行,第3

麷煑麥也。從麥豐聲。讀若馮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》:「籩豆之實有麷蕡。」注曰:「熬麥曰;,麻曰蕡;稻曰白;黍曰黒。」臣鍇以爲麷,糗類也。糗,磨之;麷,不磨也。鄭玄云:「河間以北煑麥賣之名曰麷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敷戎切古音第九部頁碼926頁,第1許惟賢409頁,第7

麷䰞麥也。

段注《周禮》。籩實有麷。大鄭云:𤎅麥曰麷。後鄭云:今河閒以北煑穜麥賣之名曰逢。後鄭謂逢卽麷之遺語也。穜,《釋文》直龍反。是穜稑之穜。程氏瑤田曰:𤎅煑葢通偁。𤎅,乾煎也。《荀卿子》。午其軍。取其將。若撥麷。葢麥乾煎則質輕。撥去之甚易。故以爲易之況。今南方蒸稬米爲飯。曝乾煼之。呼爲米蓬。與鄭云逢者合。籩食皆乾物。餌餈亦必以粉坌之。然則煑麥非麥粥也。今人通呼乾煎爲煼。《說文》。𤎅𤎅也。

从麥。豐聲。讀若馮。

段注馮从馬仌聲。漢時馮姓之馮,葢已讀如今音矣。敷戎切。九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【蓬】,我[意][一]音轉為勃。

古無輕唇音,讀如蓬,《說文》讀如馮者,馮亦如朋,今廣東姓馮者尚稱朋。

古音馮,今音轉為勃,皆重唇音。

禾。音轉如勃(?)○案:此條他人所抄,均無疑是嘉興人所妄加,與淺人有姓「䙵」者,乃輒于《說文•西部》增「䙵」字,其私心正同。噫![一]原文如此,「邑」疑為「意」之誤記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煑麥也。从麥豐聲。讀若馮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