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麷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麷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麥 部 29画 正文・亥集下

正文・亥集下

麥部

29画

U+9EB7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敷戎切;《集韻》:敷馮切,𡘋音豐。說文》:煑麥也。周禮・天官・籩人》:朝事之籩,其實麷蕡。【註】麷,熬麥,今河閒以北,煑種麥賣之,名曰麷。儀禮・有司徹》:麷蕡坐設於豆西,當外列,麷在東方。荀子・富國篇》:取其將若撥麷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撫鳳切,音賵。又,《集韻》:撫勇切,音捧 —— 義𡘋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麥部

〔麷〕字拼音是f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麥、豐

〔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ēng] ⑴ 炒熟的麦子。⑵ 蒲草:“午其军,取其将,若拨~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