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鹿 部 13画 正文・亥集下

正文・亥集下

鹿部

13画,

U+9E8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居履切;《韻會》:苟起切;《正韻》:居里切,𡘋音几。說文》:大麋也。狗足,似鹿〔大麇也。狗足。从鹿,旨聲〕本草註》:麂,麞屬而小於麞,兩邊有長牙,喜鬭。

又,麂目,果名。

本作𪊨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鹿部

〔麂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几,五行属

〔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ǐ] ⑴ 哺乳动物的一属,像鹿,腿细而有力,善于跳跃,皮很软可以制革。通称“麂子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