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竹 部 12画 正文・未集上

正文・未集上

竹部

12画

U+7B53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古奚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堅奚切,𡘋音雞。說文》:簪也。禮・內則》:十有五年而筓。儀禮・士昏禮》:女子許嫁,筓而醴之,稱字。釋名》:筓,係也,所以係冠使不墜也。儀禮》〔疏〕:凡筓有二種,一是安髮之筓,男子婦人俱有。一是爲冠筓,皮弁、爵弁筓,惟男子有而婦人無也。又,大夫、士與妻用象,天子、諸侯之后、夫人用玉爲筓。詩・鄘風》:君子偕老,副筓六珈。周禮・天官・追師》:掌王后之首服,爲副、編、次,追衡、筓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成二年》:師次于靡筓之下。【註】靡筓,山名。括地志》:靡筓山,一名磨筓山,在蔚州飛狐縣東北百五十里。水經注》:筓頭山,在潘城南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筓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幵

〔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] ⑴ 同“笄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