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斗的说文解字解释

斗的说文解字解释

斗部 部 4画 U+6597

dǒu,dòu

斗部

4画

U+6597

當口切

𬺵,𤣫,𠦁,𣁬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當口切頁碼472頁,第21

𬺵

異體𤣫𠦁𣁬、斗

𬺵十升也。象形,有柄。凡斗之屬皆从斗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上象斗形,下象其柄也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都厚反頁碼1104頁,第4行,第1

𬺵十升也。象形。有柄。凡斗之屬,皆從斗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當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867頁,第6許惟賢1246頁,第9

𬺵十升也。

段注賈昌朝作升十之也。此篆叚借爲斗陗之斗。因斗形方直也。俗乃製徒字。

象形。有柄。

段注上象斗形。下象其柄也。斗有柄者,葢象北斗。當口切。四部。許說俗字人持十爲斗。魏晉以後作升。似升非升。似斤非斤。所謂人持十也。

凡斗之屬皆从斗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之斗,都上像斗容的外緣,斜豎像斗柄,柄上一橫,像柄的界畫,以示柄身和柄頭的分界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篆文形變作,上仍像斗容的外緣,只是將斗容的外緣切斷成;下像柄,穿入斗容,以致稍失其形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,甚失其形。楷書沿之,愈離原形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十升也。象形,有柄。凡斗之屬皆从斗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