料的说文解字解释
料
liào斗部 部 10画 U+6599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梨桃反頁碼第1104頁,第6行,第1字述
量也。從米在斗中。讀若遼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洛蕭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86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47頁,第1字
量也。
段注量者,稱輕重也。稱其輕重曰量。稱其多少曰料。其義一也。知其多少,斯知其輕重矣。如稻重一䄷爲粟二十斗是也。引申之,凡所量度豫備之物曰料。讀去聲。
从米在斗中。
段注米在斗中,非盈斗也。視其淺深而可料其多少。此會意。
讀若遼。
段注洛蕭切。二部。《廣韵》又去聲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量米者可知米之數,故稱量度,料與之同。《國語》「料民」者,可知民之數。引申為預備之物,如質料、顏料是也。
量也。量,度也。引申料亦訓度。
量米者可知米之數,故稱量度(?)。《國語》「料民」,查人數也。量米亦以知米數也。引申為預備之物,如質料、顏料等是(?)。
「料民」(《國語》)者,查人數也。
白话解释
料,称量谷物。字形采用“米、斗”会义,表示米在斗中。读音像读“遼”。
字形解说
金文、戰國文字皆作從斗、從米。所從的斗,都上像斗容的外緣,斜豎像斗柄,柄上一橫,像柄的界畫,以示柄身和柄頭的分界。金文斗容中有一點,表示器容中有物品。斗為量器,整個字形表示以器具量米的意思。訖於篆文,「米」字形不變,而「斗」字則形變作,上仍像斗容的外緣,只是增加了飾畫;下像柄,穿入斗容,以致稍失其形。至隸書、楷書,左旁的「米」字不變,而「斗」字形體於隸書則變為「
」、「
」,已看不出「斗」器之形,楷書則據隸書的「
」形寫成「斗」,去初形也就更遠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𤔲料盆蓋(金)春秋

說文‧斗部

睡虎地簡23.11(隸)秦

魏受禪表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量也。从斗,米在其中。讀若遼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