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八反切七屑反頁碼第349頁,第3行,第3字述
刌也。從刀七聲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漢書》「一切」,暫時整齊曰「一切」,今所謂「從前之事不管,一刀斬斷」是也。今「一切」之義乃用「該括」之義,非本義矣。
「一切」,一刀斬斷。今為「包括」用,誤。
《漢書》一切,倉猝整齊也。猶今言「從前之事不管,一刀兩斷」之云。今以 「一切」為「都凡」之義,非古也。
白话解释
切,切断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七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刀、七聲。七聲,表示音讀,也兼表義。「切」本作「七」,甲骨文「七」字像把物品切斷,後加刀旁寫作切。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。教育部標準楷書把左旁寫成豎挑,避免誤寫成土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刀部

武威簡.有司12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刌也。从刀七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