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割的说文解字解释

割的说文解字解释

刀部 部 12画 U+5272

刀部

12画

U+5272

古𨔶切

割

大徐本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達切頁碼135頁,第31

異體割

割剥也。从刀害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八反切格曷反頁碼350頁,第6行,第1

割開也。從刀害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四下反切𨔶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20頁,第1許惟賢320頁,第4

割剝也。

段注蒙剝之弟二義互訓。割謂殘破之。《釋言》曰:葢割裂也。尚書多假借割爲害。古二字音同也。《釋言》舍人本葢作害。明害與割同也。鄭注《緇衣》曰:割之言葢也。明葢與割同也。

从刀。害聲。

段注𨔶。十五部。按古字亦從匄聲。故宋次道,王仲至家所傳古文尚書曰𠛛申勸寧王之德。

白话解释

割, * 剥皮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害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作「」、「」,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割,剝也。从刀、害聲。」篆文構形與金文同。戰國楚簡文字作「」,所從之「丯」訛變為「羊」;且因古文字「刀」、「刃」義近通用,替換形符從「刃」。楷書據篆文隸變作「割」。從刀、害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臺灣標準字作「割」,規範字作「」,聲符筆形小異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剥也。从刀害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