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的说文解字解释
割
gē刀部 部 12画 U+5272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八反切格曷反頁碼第350頁,第6行,第1字述
開也。從刀害聲。
段注本
白话解释
割, * 剥皮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害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「」、「
」,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割,剝也。从刀、害聲。」篆文構形與金文同。戰國楚簡文字作「
」,所從之「丯」訛變為「羊」;且因古文字「刀」、「刃」義近通用,替換形符從「刃」。楷書據篆文隸變作「割」。從刀、害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臺灣標準字作「割」,規範字作「割」,聲符筆形小異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㠱伯子妊父盨(金)春秋早期

㠱伯子妊父盨(金)春秋早期

包2.121(楚)

說文‧刀部

縱橫家書241(隸)西漢

老子甲後307(隸)西漢

景北海碑陰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剥也。从刀害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