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哥的说文解字解释

哥的说文解字解释

可部 部 10画 U+54E5

可部

10画

U+54E5

古俄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頁碼151頁,第3

哥聲也。从二可。古文以爲謌字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更和反頁碼384頁,第6行,第1

哥聲也。從二可。古文㠯爲謌字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可亦气通也,故二可爲聲,哥猶歌也,或借此爲歌字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813頁,第4許惟賢361頁,第8

哥聲也。

段注此義未見用者。今呼兄爲哥。

从二可。

段注古俄切。十七部。

古文㠯爲歌字。

段注《漢書》多用哥爲歌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今呼兄為哥,實乃昆,𥊽之音轉。

稱兄為哥,或云鮮卑語,為「阿干」之轉,然干、𥊽、哥音近,中國曰𥊽,鮮卑(又云吐谷渾)曰干,皆可轉為哥。凡稱呼皆用語詞,中外相同。

聲也,今呼兄曰哥者,實由𥊽字音轉,哥、𥊽雙聲。

白话解释

哥,声音。字形采用两个“可”会义。古文中把“哥”当作“謌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與楷書字都是從二可、可亦聲。可字「從口、?聲」,表示聲音的氣流呼出時被節制而停止。從二可表示氣流呼出時,經由口腔的節制,形成有節奏旋律的歌唱。哥字借為兄長之義後,另轉注為「謌」、「歌」二字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聲也。从二可。古文以爲謌字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