骼的说文解字解释
骼
gé骨部 部 15画 U+9ABC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八反切溝白反頁碼第332頁,第6行,第1字述
禽獸之骨曰骼。從骨各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覈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296頁,第2字
禽獸之骨曰骼。
段注按骨當作髖。許據禮十七篇。故云禽獸之髖曰骼也。禽者走獸緫名。《儀禮》多言肫骼。肫亦作膞。皆《說文》之腨字也。骼亦作胳。於人曰髖也。髖者,髀上也。牲前足體三。曰肩,曰臑,曰臂。臑於人爲厷。肩下臂上也。後足體三。曰骼,曰髀,曰腨。禮髀賤不升。故經多言肩臂臑膞骼。臑在臂上。骼在肫上。而先言臂肫者,葢四胑以下爲貴也。骼是本字。至《埤蒼》乃作髂。《廣雅》、《字林》變作䯊。又或作𩩱。魚虞歌麻通轉之故也。云曰骼曰骴者,所以別人禽之異名。《肉部》曰:臂,羊豕曰臑。是其例也。許據十七篇爲言。故不敢謂骼爲人骨也。《月令》。孟春掩骼薶骴。鄭云:骨枯曰骼。肉腐曰骴。蔡云:露骨曰骼。有肉曰骴高注呂覽云:白骨曰骼。有肉曰髊。注《淮南》同。皆不言骼骴爲禽獸之骨也。則亦未嘗不可通用矣。
从骨。各聲。
段注古覈切。《廣韵》古伯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白话解释
骼,禽兽的骨头叫“骼”。字形采用“骨”作边旁,采用“各”作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骨部

楷書
附检字
禽獸之骨曰骼。从骨各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