骴的说文解字解释
骴
cī骨部 部 15画 U+9AB4
大徐本
卷别卷四下反切資四切頁碼第129頁,第8字續丁孫
骴
異體𩨱
鳥獸殘骨曰骴。骴,可惡也。从骨此聲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「掩骼薶骴。」骴或从𠕎。
附注王筠繫傳校錄:「大徐本有『骴或从肉』四字,案其文當別出一𦙼篆,而說骴或从肉,乃是金書通例。第恐係大徐見經典作胔,因便加注,此句非許君原文。」徐灝注箋:「疑本有胔篆而今佚之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八反切贊寄反頁碼第332頁,第7行,第1字述
鳥獸殘骨曰骴,骴可惡也。從骨此聲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「掩骼埋骴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四下反切資四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63頁,第2字許惟賢第296頁,第3字
鳥獸殘骨曰骴。
段注殘同㱚餘也。鳥獸《廣韵》作鳥鼠。《曲禮》曰:四足曰漬。注。漬謂相瀸污而死也。《小雅》。助我舉柴。《手部》引作㧘。毛,許皆云㧘,積也。《鄭箋》。雖不中。必助中者舉積禽。二經漬㧘字音義皆同骴。故許知骴不謂人骨也。《周禮》。蜡氏掌除骴。故書骴作脊。先鄭云:脊讀爲㱴。謂死人骨也。《月令》。掩骼埋胔。骨之尚有肉者也。乃禽獸之骨皆是。此先鄭兼人與禽獸言之。而《公羊傳》。大災者何。大瘠也。大瘠者何。㾐也。《漢・食貨志》。國亡捐瘠。孟康曰:肉腐爲瘠。捐骨不薶者。《公羊》、《漢志》瘠卽骴字。合之鄭注《月令》肉腐曰骴。蔡氏,高氏云有肉曰骴。又皆指人言之。說雖不同。皆關王政仁民愛物之意。其字正作骴。假借作漬,作㧘,作瘠,作脊。皆同音假借也。漬又作㱴。
骴,
段注逗。
可惡也。
段注釋骴字音義也。以其㱚薉可惡。人所不欲見。故從骨從此。此亦聲。
从骨。此聲。
段注資四切。十六部。
《明堂月令》曰:
段注《大戴禮》盛德篇云:《明堂月令》。盧辨曰:於明堂之中施十二月之令也。按《漢志》說禮云:明堂陰陽三十三篇。古明堂之遺事。《月令》葢三十三篇之一。許偁《月令》皆云《明堂月令》。
掩骼薶骴。
段注鉉本此下有骴或從肉四字。鍇無。按假令許有此四字。則當先冠以篆文。胔見《周禮》、《禮記・釋文》。或字也。《玉篇》骴作髊。豈《周禮》、《說文》古本皆如是與。呂氏《春秋》作髊。亦或字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亦借為溝[瘠]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骨部

楷書
附检字
鳥獸殘骨曰骴。骴,可惡也。从骨此聲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“掩骼薶骴。”骴或从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