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刀 部 12画 正文・子集下

正文・子集下

刀部

12画,

U+5272

𠛷,𠛛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㓣 、 𠛷𠛛

唐韻》:古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曷切,𡘋音葛。說文》:剝也。从刀,害聲。爾雅・釋詁》:割,裂也。【疏】謂以刀裂之也。玉篇》:截也。禮・樂記》:食三老五更於大學,天子袒而割牲。左傳・襄三十一年》:未能操刀而使割也。

又,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東方朔割名於細君。【註】師古曰:割,損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害也。書・堯典》:洪水方割。〈大誥〉:天降割于我家。

又,分也。杜甫〈望嶽〉詩:造物鍾神秀,隂陽割昏曉。【註】言崑崙山日月相隱避爲光明。割者,分也。

又,叶吉列切,音孑。韓愈〈張徹墓誌銘〉:世顧慕以行,子揭揭也;噎喑以爲生,子獨割也;爲彼不淸,作冰雪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割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害、刂,五行属

〔割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害声。本义是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。

〔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ē] ⑴ 切断,截下,划分出来⑵ 灾害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