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視的说文解字解释

視的说文解字解释

shì

見部 部 11画 U+8996

shì

見部

11画

U+8996

神至切

𥄙,𥄚,𥄙,眡

大徐本

卷别卷八下反切神至切頁碼284頁,第2

視瞻也。从見、示。

𥄙

異體𥄚𥄙

𥄙古文視。

眡亦古文視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視』字从人从目,會視察之意。但是因為這樣的字形和『見』太接近了(兩者都从目,但視字下从立人形,見字下从跪人形),所以西周早期起,就產生了从見,氏聲的形聲字,以有效地和『見』區隔;西周中期員鼎从目、氏聲;秦以後則从見、示聲。从目、氏聲的『眂』字,《說文》視為另外一個不同的字,看來也沒有什麼必要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六反切善旨反頁碼718頁,第1行,第1

眡瞻也。從見、示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18頁,第1行,第2

古文視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18頁,第1行,第3

亦古文視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一字,古文以爲視字,今則自爲一字。葢古今之變,亦猶示古爲祇字,今自音視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八下反切神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27頁,第2許惟賢713頁,第3

眡瞻也。

段注《目部》曰:瞻,臨視也。視不必皆臨。則瞻與視小別矣。渾言不別也。引伸之義,凡我所爲使人見之亦曰視。《士昏禮》。視諸衿鞶。注曰:視乃正字。今文作示。俗誤行之。《曲禮》。童子常視母誑。注曰:視今之示字。《小雅》。視民不恌。箋云:視古示字也。按此三注一也。古作視。漢人作示。是爲古今字。示下曰:天𠂹象見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許書當本作視人。以㬪韵爲訓。經淺人改之耳。

从見。示聲。

段注大徐無聲字。神至切。十五部。

古文視。

亦古文視。

段注此氐聲。與《目部》眂,氏聲迥別。氏聲古音在十五部。氏聲在十六部。自唐宋至今多亂之。眡見《周禮》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望下看曰視,与人看亦曰視,今作示。

望下看曰視,与人者亦曰視,今作示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上像「示」,下像「目」。金文則變為左像「示」,右像「見」。戰國文字一個上「見」下「示」;另一個左「示」右「見」。篆文從見、示聲。從「見」,表示觀察;「示」表示音讀,也兼表顯示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《說文》又收有二個古文形體,一個是從目、示聲;另一個是從目、氐聲。隸書、楷書從戰國文字、篆文來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瞻也。从見、示。〔𥄙(𥄚眎)〕古文視。(眡)亦古文視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