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聆的说文解字解释

聆的说文解字解释

耳部 部 11画 U+8046

líng

耳部

11画

U+8046

郎丁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郞丁切頁碼399頁,第7

聆聽也。从耳令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連丁反頁碼959頁,第7行,第1

聆聽也。從耳令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郎丁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365頁,第4許惟賢1028頁,第4

聆聽也。

段注二篆轉注。《匡謬正俗》載俗語云:聆瓦。聆者,聽之知微者也。《文王世子》曰:夢帝與我九聆。此叚聆爲鈴。夢天以九个鈴與己也。

从耳。令聲。

段注郎丁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「九齡」古作「九聆」。

《說文》無齡字,古語年與聆音近,亦作舌頭音。「九聆」乃「九鈴」也。

九龄=九聆(實借為鈴),齡,俗字也。

「九龄」當作「九聆」。齡,俗字也。

白话解释

聆,注意听。字形采用“耳”作边旁,“令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耳、令聲。從耳,耳字本義為耳朵,此指聽覺而言;令聲,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聽也。从耳令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