聳的说文解字解释
聳
sǒng耳部 部 17画 U+8073
大徐本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息拱切頁碼第399頁,第16字續丁孫
𢕈
異體聳
生而聾曰聳。从耳,從省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聳,字亦作聳。」丁福保詁林:「慧琳音義七十九卷、八十八卷、八十九卷、九十一卷『聳』注引《說文》『从耳,從聲。』二徐本作『從省聲』,非是。篆文亦有微誤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思奉反頁碼第960頁,第4行,第1字述
生而聾曰聳。從耳,從省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息拱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366頁,第8字許惟賢第1029頁,第1字
生而聾曰𢕈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聳,聾也。生而聾,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聳。荆揚之閒及山之東西雙聾者謂之聳。又古多叚聳爲𢥠。《方言》曰:聳,悚也。又曰:聳,欲也。荆吳之閒曰聳。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相勸曰聳。中心不欲而由旁人之勸語亦謂之聳。
从耳。從省聲。
段注息拱切。九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𢕈懼當作愯,𢕈恿俗作慫,《漢書》作從。
聾也。聳懼=愯懼。𢕈恿(《方言》:「秦晉之間相勸曰𢕈」),俗作慫,非。《漢書》借用從字為之。
《方言》:「秦晉之間相勸曰𢕈」。《漢書》作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