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盉的说文解字解释

盉的说文解字解释

皿部 部 10画 U+76C9

皿部

10画

U+76C9

戸戈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戶戈切頁碼157頁,第20

盉調味也。从皿禾聲。

附注郭沫若《長安縣張家坡銅器群銘文彙釋》:「金文盉,从禾者,乃象意而兼諧聲,故如《季良父盉》……象以手持麥秆以吸酒,則盉之初義殆即如少數民族之咋酒罐耳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盉本為象形(員盉、麥盉盉字所从),《金文形義通解》謂前有流高出,後有鋬偏低。金文或加『禾』聲,或加義符『金』,既加了『禾』聲,象形初文就可以類化為『皿』,《說文》小篆繼承的便是這種字形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戶歌反頁碼398頁,第6行,第1

盉調味也。從皿禾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曰:『亦有盉羹。』今詩作和,借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戸戈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848頁,第1許惟賢375頁,第14

盉調味也。

段注調聲曰龢。調味曰盉。今則和行而龢盉皆廢矣。《𩰲部》曰鬻,五味盉羹也。

从皿。

段注調味必於器中。故从皿。古器有名盉者。因其可以盉羹而名之盉也。廣川書跋引《說文》。調味器也。沾器字非。

禾聲。

段注戸戈切。十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調和當作盉,龢諧(音樂),今皆作和。

調盉。聲調=龢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調味也。从皿禾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