郃的说文解字解释
郃
hé邑部 部 8画 U+90C3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二反切侯帀反頁碼第532頁,第3行,第1字述
左馮翊郃陽縣。從邑合聲。《詩》曰:「在郃之陽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下反切矦閤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144頁,第1字許惟賢第504頁,第5字
左馮翊郃陽縣。
段注二志同。應邵曰:在邰水之陽也。按今陜西同州府郃陽縣卽其地。
从邑。合聲。
段注矦閤切。七部。
詩曰:在郃之陽。
段注《大雅》文。今詩郃作洽。《水經注》引亦作郃。按《魏世家》。文矦時西攻秦。築雒陰合陽。字作合。葢合者水名。《毛詩》本作在合之陽。故許引以說會意。秦漢間乃製郃字耳。今詩作洽者,後人意加水旁。許引詩作郃者,後人所改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十七年丞相啟狀戈(金)戰國晚期

說文‧邑部

古地圖(隸)西漢

北海相景君銘(隸)東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左馮翊郃陽縣。从邑合聲。《詩》曰:“在郃之陽。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