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的说文解字解释
荷
hé艸部 部 10画 U+8377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反切閑俄反頁碼第85頁,第3行,第2字述
夫容葉。從艸何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一下反切胡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35頁,第1字許惟賢第58頁,第7字
扶渠葉。
段注今《爾雅》曰:其葉蕸。音義云:眾家無此句。惟郭有。就郭本中或復無此句。亦竝闕讀。玉裁按。無者是也。高注《淮南》云:荷夫渠也。其莖曰茄。其本曰蔤。其根曰藕。其華曰夫容。其秀曰䓿萏。其實蓮。蓮之藏者菂。菂之中心曰薏。大致與《爾雅》同。亦無其葉蕸三字,葢大葉駭人。故謂之荷。大葉扶搖而起。渠央寬大。故曰夫渠。《爾雅》假葉名其通體。故分別莖華實根各名而冠以荷夫渠三字。則不必更言其葉也。荷夫渠之華爲䓿萏。䓿萏之葉爲荷夫渠。省文互見之法也。或疑闕葉而補之。亦必當曰其葉荷。不嫌重複。無庸肊造蕸字。又案屈原,宋玉,楊雄皆以芙蓉與芰荷對文。然則芰者蔆之葉。蔆者芰之實。蔆之言棱角也。芰之言支起也。
从艸。何聲。
段注胡哥切。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荷,芙蕖叶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何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晚出,始見於篆文。字從艸、何聲。《說文》:「荷,扶渠葉。」段注:「葢大葉駭人,故謂之荷。大葉扶搖而起,渠央寬大,故曰夫渠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艸部

老子乙前135下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芙蕖葉。从艸何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