盨的说文解字解释
盨
xǔ皿部 部 17画 U+76E8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五上反切相庾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846頁,第10字許惟賢第375頁,第10字
㯯盨,
段注逗。
負戴器也。
段注㯯,小桮也。見《匚部》。此㯯盨之㯯乃別一義。《廣韵》一送云:㯯,格木也。三十六養云:𠏤,載器也,出《埤蒼》。《玉篇》云:𠏤,渠往切。載器也。載器皆當作戴器。古載戴通用。格木亦謂庋閣之木。《東方朔傳》。朔曰:是寠數也。師古曰:寠數,戴器也。以盆盛物戴於頭者。則以寠數薦之。今賣白團餠人所用者也。又楊敞傳。鼠不容穴。銜寠數。師古曰:寠數,戴器也。按寠數,其羽山羽二反。㯯盨,渠往相庾二反。㯯與寠雙聲。盨與數雙聲㬪韵。一語之轉也。負戴器者,謂藉以負戴物之器。
从皿。須聲。
段注相庾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鄭丼叔康盨(金)西周晚期

鄭義羌父盨(金)西周晚期

伯庶父盨蓋(金)西周晚期

伯大父盨(金)西周晚期

杜伯盨(金)西周晚期

叔尃父盨(金)西周晚期

師克盨蓋(金)西周晚期

師克盨(金)西周晚期

仲𠂤父盨(金)西周晚期

叔姞盨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‧皿部

楷書
附检字
㯯盨,負戴器也。从皿須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