盱的说文解字解释
盱
xū目部 部 8画 U+76F1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四上反切況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523頁,第6字許惟賢第234頁,第13字
張目也。
段注張載注《魏都賦》盱衡曰:眉上曰衡。盱,舉眉大視也。《釋詁》。盱,憂也。此引伸之義。凡憂者亦有張目直視者也。《毛詩・卷耳》曰:盱,憂也。《何人斯》,都人士皆無傳。然則三詩皆作盱,訓憂。今《卷耳》作吁。誤也。《鄭箋》盱爲病。又憂之引伸之義。
从目。亏聲。
段注況于切。五部。
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黸瞳之子,燕代朝鮮洌水之閒曰盱。或謂之揚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盱衡(額角也),上衡、下衡,目上張,下張也。權(首)衡(額)。引申為憂,再引申為病。
大張其目曰盱衡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杕氏壺(金)春秋晚期

說文‧目部

蒼頡篇18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蒼山畫象石題記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張目也。从目于聲。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