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盱的说文解字解释

盱的说文解字解释

目部 部 8画 U+76F1

目部

8画

U+76F1

況于切

𥃳,𥃳

大徐本

卷别卷四上反切況于切頁碼105頁,第9

𥃳

異體𥃳、盱

𥃳張目也。从目亏聲。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七反切況于反頁碼275頁,第6行,第2

𥃳張目也。從目于聲。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古云『盱衡』是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四上反切況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523頁,第6許惟賢234頁,第13

𥃳張目也。

段注張載注《魏都賦》盱衡曰:眉上曰衡。盱,舉眉大視也。《釋詁》。盱,憂也。此引伸之義。凡憂者亦有張目直視者也。《毛詩・卷耳》曰:盱,憂也。《何人斯》,都人士皆無傳。然則三詩皆作盱,訓憂。今《卷耳》作吁。誤也。《鄭箋》盱爲病。又憂之引伸之義。

从目。亏聲。

段注況于切。五部。

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
段注《方言》。黸瞳之子,燕代朝鮮洌水之閒曰盱。或謂之揚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盱衡(額角也),上衡、下衡,目上張,下張也。權(首)衡(額)。引申為憂,再引申為病。

大張其目曰盱衡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張目也。从目于聲。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